刘三百:上海 凤舞九天,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水局

如您有任何问题,您可以先百度一下: 刘三百

前几天有位咨客想问一下上海龙脉的房产信息,稍做回复后,想了想是不是应该看看上海的整体风水局是咋样的呢?

鸣东海,舞九天,魔都风水的前世今生、沧桑变迁

上海作为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城市、中国现今四个超一线城市之一,其原始的风水构成、后世的人为调整,都有着值得一说的地方,甚至也可以作为一些风水学说的参考例证,。

 

一、来龙去脉

讲一个商场、一家住宅,我们在城市内部的话,基本上都不会讲到龙脉,但一旦把尺度拉大到一座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话,就必然要从龙脉开始讲了。

但所谓的【龙脉】,这是一个复合词,

龙,是指山脉

脉,是指水脉

在中国原教旨主义的风水学说中,山脉昂起,曲折蜿蜒,绵延万里,宛若巨龙横亘于大地之上,故而喻之为龙;而江河溪流,行经各地,潺潺而动,百世不绝,既有烟波浩渺的长江黄河,又有细枝末梢的小河小溪,好似人体血脉,故称之为脉。

不过龙脉这个词流传广了,也影响到其他方方面面,比如成语中的【来龙去脉】就是这么来的。这个词在风水技术中的原意是要明白一地山脉是从哪方而来,而水流又是往何处而去,这样才能辨别此地风水是吉是凶。

二、华夏祖龙

风水学说中认为,某地的山,都是从另一更大、更老的山上分支出来的,即某处之山有所谓的“父山”,而父山又有父山,即为祖山,祖山之上还有曾祖山、高祖山,一路可以追溯上去。而通常只要明确了祖山、父山这两代,就能确定所来之气是否是吉利的,能不能加以利用。

但这种追溯法,导致必然会有一个祖宗出现。那就是昆仑山,风水之中的【万山之祖】【龙脉之源】

 

传说中,由昆仑山发源,华夏龙脉分为三条:

一是北龙脉,北龙脉走祁连山、阴山、太行山一线,过北京后分为两支向北,一是大兴安岭,一是长白山,再入朝鲜、余脉入日本。

二是中龙脉,从昆仑山连秦岭,过六盘山、接大别山,然后一路连泰山,入山东,直到渤海。

三是南龙脉,从昆仑山接巴颜喀拉山,下连横断山,穿云贵的乌蒙山,再接武陵山、庐山、黄山、天目山,一路入江浙,在上海止。又在浙江分出一脉往南接武夷山、南岭。

——这是在风水界几乎是公认的【华夏三大龙脉】

三、沧海桑田

终于讲到上海了。

上海位于东海之滨,原本说经过上海的龙脉是昆仑山南龙一脉,由天目山分出,在上海吴淞口止。

但事实上,上海附近是没有什么有模有样的山脉的。上海市区所辖范围内,仅在西南方的松江区里,有几座冒头的山丘——佘山和天马山

而且真要说龙脉是在吴淞口止住的话,恐怕也不太可能——因为在很久之前,吴淞口根本都还是在海里呢。

且不说龙脉形成时还在三四亿年前(昆仑一系)至数千万年前(燕山一系)的远古时期,就算是有文明记载以来,上海作为长江冲击平原的一部分,他的陆地形成都有着巨大的变化。

我们从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到,在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,上海这个位置是圆凸凸的,虚影上可以看到现在上海的样子,几乎大半个现代上海,包括整个市中心,以及吴淞口,这全都还在海里呢,崇明岛更是连影子都没有。

等到三国时期,现在的外滩也没“上岸”呢,那时的莘庄估计才是面朝大海、春暖花开。

上海最古老的寺院龙华寺,据说就是建于三国时期,是吴王孙权为其母亲所修。但现存的龙华寺,是在五代时(907年~930年)重建的。这就对了,因为如果现在龙华寺的位置上三国时期就造了庙,那就只能造在海里了。

直到明朝万历年间,现代上海的陆地样子才稍具雏形,不过那时的崇明岛还是几个分隔开的小岛,没能连成一片呢。等到清朝晚期的时候,才算比较像现在的上海了。

 

所以上海本身来说,成陆较晚,山脉又不经过,几乎没有山龙地气可以利用。不像江南其他地区,江南丘陵起伏绵延,又有河道纵横,所以哪里都能结成龙穴,大量的平原、盆地,就都成了风水宝地,导致整个江南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、人杰地灵。

四、双龙出海

华夏三大昆仑系龙脉、两大燕山系龙脉,上海全都沾不上边儿。按理说,上海应该是很难发展的了。

但是,天无绝人之路,山龙靠不上的上海,幸运地位于江南水乡之地,可以靠水脉——也就是俗称的水龙脉

要注意的是,上海原本是没有黄浦江的,这是后来才修造的一条人!工!河!原本在这块区域,只有苏州河——原名【吴淞江】

上海地区形成了【双龙汇聚】的局面

一条干流为主龙(黄浦江)宽阔幽深,略有弯折,直入长江口;

一条支流为辅龙(吴淞江,也就是后来的苏州河)蜿蜒有情,九曲来朝。双龙交汇,明主次、分君臣,因此二龙不为争斗之相,而是相辅相成。同时一条宽而直,乃承天阳罡气,另一条曲而灵,沉淀龙脉地气,形成了堪称完美的配合。

 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双龙出海的格局中,如果主龙曲折不多的话,容易有“水大不留、财多不驻”的情况。《水龙经》里说,这样的主龙需要有拦方为大美,恰巧在黄浦江入长江的口子上,有崇明岛和其他几个沙洲岛屿横亘在那里,形成所谓的【龙口珠】、【回音壁】,变成了另一个留财聚财的完美格局。
而在完成疏浚双江之后十七年的1843年,上海开埠,拉开了他成为远东明珠的大幕。

五、凤鸣东海

上海现在的发展,离不开黄浦江和苏州河这两条格局完美的水龙脉,但除此之外,上海还有一个特别之处。
我们再来看看上海的地图,可以发现,上海陆地的形状大致是三角形,并且下部略内凹,上部略弧形,再上面是崇明岛等几大岛屿守住了黄浦江出口位置。
这个造型像什么?像凤凰之首啊。

探入东海的最尖端,是凤嘴,两江交汇的位置是凤眼,而崇明岛等,就是凤冠了,几乎丝毫不差。

 

而上海两个机场的位置也很有意思。熟悉鸟类头部构造的朋友就能看出来,上海中心城区是凤眼的话,虹桥机场就位于凤凰耳朵的位置,而浦东机场则位于凤凰鼻孔的位置。一个是听四方之声,一个是与外界交换之所

 

——所以,所有这种种布局,你还觉得是巧合吗?



六、龙凤之争

对于上海来说,两条水龙脉在此交汇,自己又是难得一见的凤首地,配合的好,就是龙凤合鸣、祥瑞无尽。不过上海的凤形作为地形,是略微强势的,苏州河和黄浦江处于从属地位。

不过这样也好,避免了龙凤相争的情况,对于上海本身来说,是有利的。因此后来我们的布局都是围绕凤首地来开展的,双龙格局则是锦上添花,集中滋养中心城区。这样各有侧重,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

上海又以凤形为主要出发基点,辅助以双龙出海之格局,奠定了日后的兴盛和繁荣。

七、结语

上海在全国的城市风水中,是相当特殊的一个。

北京占了燕山运动的新起龙脉,并且就在那里力压古老的昆仑龙脉一头。(燕山运动就是以北京附近的燕山为命名的。以前风水师也被称为地师,研究的是地理,李四光先生作为地质学家,在于风水方面是否也有所涉猎,这就不得而知了。)

广州和深圳有南岭龙脉余气所在,也有新华夏构造所形成的东南丘陵做新的支撑,再加上珠江水系润泽,自然也是非同凡响。

唯有上海,既没有靠到一丝龙脉之气,也没有接到长江的水龙。长江水龙聚集于南京,自南京往下就准备出海了,尤其是在崇明岛没有浮出水面的时候,更是如此。

但是,上海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【风水轮流转】。风水不是一尘不变的,甚至还会因为自然变化、人为活动而产生意义深远的改变。从陆地出海,到最后凤首成型,历经了将近两千年。从吴淞江淤塞曲折,到林则徐一力促成双龙交汇的格局,又经历了将近五百年。

最终,上海就像一个没有祖荫、没有靠山的穷小子,在时代变化之中白手起家,终于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,到最后的一鸣惊人。

◆ ◆  ◆ ◆

刘三百:精算梅花易数+风水转运破局!

事业、财运、官运、健康、婚姻、感情、学业、未来、失物;

办公室风水,门市店铺风水,家居风水调理布局;

风水转运:风水破局+风水生局;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